从决定当妈的一刻起,我们注定就要经历一次次煎熬,从十月怀胎到分娩再到产褥期,每一个阶段都不轻松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有关产褥期的事情。通俗地讲,也叫“坐月子”。是产妇生完宝宝后的第一个月,或者42天。在这一阶段,因为产妇身体虚弱,所以,修养和调理都特别重要。
但是,在月子里,各种规矩也是多到繁琐,且常常被视为月子里的“红线”。殊不知,这些所谓的老规矩有时候却伤人不浅:
从这一桩桩真实的悲剧里我们不难看到两个真相:
真相一:“坐月子”不容易,夏天“坐月子”更不容易;真相二:那些所谓的老传统,老观念,有时候会不仅对事情没有帮助,反而会适得其反!
所以,随着时代的变化,生活条件的改善,人们的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,不断更新。
传统观念中的月子“红线”有哪些?
1️⃣ “坐月子”就得“闷着”
在老观念中,产妇不能见风。所以,家里不能开窗,甚至产妇需要把头严严实实地包起来,穿上厚实的衣服。
这样做,危害真是不可小觑。产妇会因为过多的出汗,导致身体虚弱无力,在盛夏时,就有可能引发中暑,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几场悲剧。
2️⃣ “坐月子”就得“懒着”
老一辈人认为,产妇因为身体虚弱,所以,在月子里不提倡走动,甚至大小便都需要在家里完成。每天只能在炕上或床上躺着。
其实,这样对产妇身体的恢复并没有多大好处,相反,还会让产妇因为缺少适量运动导致身体更加虚弱。
3️⃣ “坐月子”就得“脏着”
在之前,月子里洗脸、洗头、洗脚,甚至刷牙都是禁忌。一个月下来,产妇的状态可想而知。
这样,不仅让这个“月子”变得更加痛苦。而且还可能引起一系列卫生问题,比如:产妇乳头不洁引发宝宝身体不适。
所以,坐一个这样的月子,绝对不会是轻松愉快的。相反,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,人们对”坐月子“的观念也有了质的变化。
科学“坐月子”被更多人提倡!
1️⃣ 居室通风,保证空气新鲜
在保证产妇和宝宝不被风吹的情况下,开窗通风是很有必要的。不仅在夏天可以这样做,即使在冬天,也是可以的。只不过,要避免门窗对流,形成“穿堂风”。通风时可以各屋轮流开窗。
另外,在冬季和夏季时节,还要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,以人体舒适为宜。
2️⃣ 产妇要适量运动
当然,运动是因人而异的。产妇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运动量。而且,提倡产妇尽早下地活动,不仅有利于产后恶露的排出,促进子宫收缩,也能防止产妇便秘的发生。
当然,过早地做家务,比如洗衣、做饭、提水等都是需要避免的。另外,还要避免久站、久蹲,这样会影响产妇体内器官复位。
3️⃣ 保持身体清洁
这一点,不仅对产妇很重要,对新生宝宝也很重要。如果妈妈身体干净,就减少了细菌感染的风险。
除此之外,身体干净了,产妇的心情也会更加晴朗。能加快产妇产后身体和精神恢复。
写在最后
“坐月子”是每一位妈妈都要有的经历,而科学、合理、健康的月子更是值得被提倡的。有时候,不听老人言反而是对的。
在宝妈的“月子”里,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和关照,所以,家人能更需要理性地看待问题,适时摒弃那些所谓的“老传统”,给宝妈创造一个更轻松愉悦的环境和空间。
我是朵妈。一位二胎妈妈,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,在育儿育人育己的路上,期待与你“遇见”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育朵妈咪
让我们陪着孩子,变得更好!